最近,仙女大斌被朋友(以下称他为小A)的灵魂发问打了个懵逼——
我理了一下,事情大概是这样:
小A的女朋友收了另一位男生的七夕礼物但是表明了自己有男朋友,小A有点不开心,觉得女友应该连礼物也一并退回,女友表示自己明确拒绝了就可以了,礼物也不必退回。
朋友知道这件事之后劝小A注意这样的绿茶行为。
害!
这该死的儿女情长!
我多想拥有(x
当了半小时树洞之后,仙女正准备美滋滋敷个面膜看剧,小A又来消息辽——
emmm
等等……
这个?不就是那个?
▼
虽然很不想承认,但是莓辣er非常认真地玩过这个问卷,还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鉴婊达人争霸赛。
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高分位“趾高气扬耀武扬威”——
低分位则惨遭嘲笑——
还时不时发出对答案解析不敢相信的声音。
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,终于将战火烧到了色老板身上。
被一Q再Q的色阿不负众望,用肆零分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炮火(不愧是她
最后这个互扯头花的下午以大家对色老板的嘲讽画下句点,大家都收获了快乐(除了色阿
但!是!
这不行!这不对!
非常的反面教材!
非常刻板印象!
苍天啊怎么会这样
这真的非常不性教育工 了
▼
在跟小A聊天的过程中,我突然意识到,我们常常会听到“xxx这样真的很婊……”或者“绿茶婊就是会……”这样的言论,但是又很难真正的明确到底什么是绿茶婊。
然后我参考了一下 百科 :)
绿茶婊:泛指外貌清纯脱俗,总是长发飘飘,在大众前看来素面朝天,在人前装出楚楚可怜、人畜无害、岁月静好却多病多灾、多情伤感的样子,背后善于心计,玩弄感情的女人。
看,描述的多么清晰,多么具体的一个“绿茶婊”形象。
这个人看起来就是装的楚楚可怜,婊!
这个人一天天多情伤感的给谁看呢,婊!
哇她上次偷偷跟我说谁谁不好看呢,婊得很!
(问卷内容)
“鉴婊”小雷达一开,只要这个某个人的某一行为符合了自己心中某个“绿茶婊”的特质,就很容易被打上“绿茶婊”的标签。
这个标签一旦打上了,就更难考虑对方的实际情况了。同时,会因为自认为自己“鉴婊”成功,肯定自己在“鉴婊”这项能力上又加了一点经验值。
一个标签的影响范围被不断地扩大,最后将变成一种刻板印象、一种群体标签,看到这个标签的人可能或多或少都会给自己心理暗示。
▼
这个“鉴婊”测试,之所以能够火遍全网,本质上还是大家普遍对于亲密关系和情感有严重的焦虑。
独生子女、禁止早恋、对性闭口不谈……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,不会与人交往,又没有途径学习,而大家焦虑的时候第一时间的解决之道就是——互联网。
然后就看到了PUA和一堆奇妙的套路:)
小A也是这样,被朋友一句“绿茶行为”就引爆了焦虑,然后他就看到了这个“鉴婊”测试。
两手一拍!害呀!就是它了!然后试图用这一套测试的标准来评判自己的恋爱。
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又哪来的范本和参照呢?
因为伟大的基因多样性,没有人是完全相同的。也正是因为不相同,人们才互相吸引。
如果你开始焦虑自己该如何跟对象相处,无法控制原地猜测对方是不是真心待我……
与其从一份充满了荒唐的刻板印象的鉴定问卷找答案,不如两个人坐下来好好聊一聊,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两个人一起在一段关系里成长~
▼
当然,这类荒唐的测试并不只针对女性,“鉴别渣男”的言论同样盛行,但我们为什么找不到一个与”婊“字精准对应的形容男性的字眼?
“婊”字最早是对妓女的蔑称,而“绿茶婊”一词表达了强烈的“厌女”情绪。在父权制的话语中,女性被塑造为两个极端对立的形象——圣女和娼妓。
一个是只有自己能“享受”到的贞洁烈女,一个是拥有“肮脏”情欲的婊子。女性的情欲和性行为就这样得到深刻的规训。
这套话语塑造的是不广州代妈补偿高的公司平等与控制的关系。这种关系对男女两性的限制是相当的,它同样影响了双方的感情观。
“绿茶婊”是一个妥妥的污名化标签。它不仅限制了个体的情欲表达,还隐含着男女对立的尖锐结构,更暴露了我们身处的这个大环境有多么难以开口谈性——大家隐藏自己的情绪,拒绝交流和沟通,用随手拿来的标签来定义自己的恋人。
更不用说这个标签造成的伤害有多么巨大了。
不如现在就停止互相伤害。不用care你鉴婊鉴渣男到底得了多少分,或者你的TA有多少行为和测试题里相符,而是去跟想交流的人,真诚地走心地交流一波,由你自己来判断对方是否真心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招代孕妈妈看到的,谢谢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