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小微爸爸育儿课堂(文章原创 ,版权归本作者所有,欢迎个人转发分享)
这两天收到了一位宝妈的提问,她说,最近感觉自己的孩子脾气非常大,稍微有她不满意的地方,就容易发脾气,哭个没完,自己又不知道该批评孩子好还是该哄孩子,想做个好妈妈,真的是太难了!
小朋友闹脾气,这是多少家长的噩梦,这就像是刚出生的宝宝白天睡觉晚上来玩一样,非常折腾家长们。然而,最让我们头疼的是,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没有用到恰当方法的话,不仅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,更可能失去孩子的信任。
邻居老洪和儿子的关系非常紧张,作为父亲,他觉得自己必须要有威严,这样才有一家之主的样子,但是对儿子他还是心软的。
老洪的妻子经常和我们说,其实这大老爷们也有心软吃不透的时候,想靠近儿子又怕没面子,一交流就起冲突,谁也不让着谁,两个人的关系太紧张了。
有一次,孩子放学回家闹脾气,老洪看儿子这么无理取闹,直接就凶孩子了,孩子一气之下,离家出走,幸好在路上就被拦了回来。
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都会出现负面的情绪,尤其是孩子久哭不止,很容易让父母丧失耐心。然而,孩子哭闹有原因,也有对策,家长们知道吗?
著名心理工作者武志红说过:“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,幼儿会在心中形成一个“安全岛”。
爸爸爱就是安全岛的基石,孩子会非常自信地去探索人,去建立关系,并不特别惧怕受到伤害。因为孩子深信,如果受了伤,如果别人拒绝他、不要他,他可以回到这个安全岛上来,爸爸妈妈会爱他、支持他。”
孩子哭闹,亲子僵持,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利用好这座“安全岛”,归根结底,还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情绪发泄容忍度低。孩子哭泣时,家长的这些行为,容易伤害孩子。
1、 没来由的训斥孩子
听见孩子哭了,家长的第一反应大概是“你又怎么了,为什么又哭呢?”脾气不好的家长一听见孩子哭了立马就骂回去了。
2、 放任孩子大哭
华生的“不哭的孩子才抱,哭的孩子不抱”理论,致使自己的儿子心理扭曲,产生心理健康问题,对于孩子哭泣每一位家长都在乎并且有难以解决,但是别放任,别忽视,因为孩子会非常敏感。
在各种因素的行为之下,孩子的哭泣对家长来说难以容忍,也不是没有原因的。成年人的压力和焦虑,通常会影响我们的态度和行为。
《遇见幸福》里,刚刚下班回到家的蒋欣,看到自己的女儿因为没有牛排吃而哭闹,第一反应就斥责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听话,不懂事,自己已经很累了,为什么还要闹呢?
冷静下来后,她认真的和孩子道歉,并给孩子做了一些好吃的弥补。而此时的她,和出轨的老公离婚了,保姆要结婚辞职了已经回老家,工作丢了,在开出租车。
家长的情绪很多时候都和自己的工作、生活有关,对孩子的情绪发泄容忍度低,也与生活的压力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1、 给孩子一个拥抱
给孩子拥抱的目的是为了让她有安全感,告诉孩子,虽然她听不进去别人的话,但是爸爸妈妈一直在身边,这就是一份依靠。如果孩子抵抗,那我们就选择用陪伴的方式来化解孩子恼怒的情绪。
2、 认真的和孩子对视
一般来说,眼神的交流可以弱化一个人的情绪,比如愤怒和害怕。当孩子在哭闹的时候,冷静过后家长不妨试着和孩子对视,这样他就会“软”下来,方便家长们进行后续的沟通和了解,去知道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情绪的起伏与冲突。
3、 引导孩子表达
情绪冷静,想要发泄的都发泄了,这个时候是家长们去了解孩子动机的时候了。别觉得孩子开心了,不闹了就没事了,小朋友心里的敏感程度,要高于成年人的认知。所以,孩子哭闹过后,家长们一定要引导孩子表达,知道孩子哭泣的原因,才好让孩子解开心结。
1、 家长自身做好情绪管理
孩子一哭闹家长比孩子还要气愤,不是骂就是打,这样当然没有办法解决问题。
在面对孩子哭闹,情绪无法平复的问题时,家长们首先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别让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加剧了孩子的负面情绪,这样我们反而不好平静孩子的心情了。
2、 引导孩子走出情绪阴影
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,有的孩子哭了一会儿,待会就笑了,可是有的宝宝不一样,他在难过的时候很认真,难过以后也非常的忧郁,很难迅速的走出自己当时的情绪。
家长们可别觉得这是孩子玻璃心,矫情爱搞事,这可能是孩子内心出现了阴影,他挥散不去。
因而,在哭闹情绪过后,家长们要引导孩子走出情绪的阴影,比如带着孩子去购物,陪孩子画画,去公园跑步,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。
3、 给孩子一定的情绪空间
当一个情绪产生,一个行为发生,我们都做不到马上停止,孩子发脾气了,情绪大,要哭闹也是一个道理,我们没有办法让孩子马上就停止哭泣,也没有必要。
对于孩子来说,哭泣未尝不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,只是不能成为习惯,但是一定的情绪空间,有利于孩子释放情绪,所以上海代妈哪家补偿高家长们要注意,记得给孩子一定的情绪空间。
孩子哭得让人烦躁,哇哇的哭声家长手足无措,在这里提醒大家,面对孩子的苦恼情绪,家长先别发火,冷静是处理孩子情绪发泄的关键。
(图片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)
这里是小微爸爸育儿课堂,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、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
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,喜欢这篇文章,请点赞、分享给更多的人!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招代孕妈妈看到的,谢谢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