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园和家庭只有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,才能保证幼儿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
?今年是疫情防控年,2020下半年,我国疫情防控工作转为常态化。虽然疫情基本平稳,但我们必须明白:
“低风险”不等于“零风险”
“常态化”不等于“平常化”
做好疫情常态化的防控,不仅是家长们的职责,也是幼儿老师的重点工作。
暑假期间,许多家长因为工作忙,无法照看孩子,将宝宝送到幼儿园或者托育中心,为让家长对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放心、安心,老师们应该利用一日保教活动,让幼儿的自主性、互动性,在防控要求下获得最大限度的锻炼。
一、疫情防控常态化下,进餐环节如何保持幼儿的自主性?
1、餐前细致观察儿童身体和精神状态
如发现有异常的儿童,应及时报告保健医,通知家长,让该幼儿单独用餐。
进餐中如发现有食欲不好的幼儿,也要及时上报,将幼儿带离餐桌,由保健医安抚处理。
2、合理安排就餐空间和秩序
按同一方向安排幼儿的就餐座位,即后一个儿童面对前一个儿童的背,而非面对面的对坐、围坐进餐,以避免呼吸道飞沫传播;
适当拉大就餐座位距离,避免儿童就餐时有身体接厦门代妈报名触。
如果人数较多,需要使用隔离板,隔离板尽量使用透明材料,使用完毕及时清洗消毒。
3、不排队取餐,如何给幼儿一定的自主性?
1)小年段:以“桌”为单位分装饭菜,请幼儿自取。
2)大龄段:凭号、轮流间隔自助取餐;
3)设立“流动小管家”。
二、疫情防控常态化下,午睡环节怎么做?
1、错向而睡,保证间距
头脚相对错向而睡。保证孩子之间的午睡间距达到一米。
2、使用间隔板
有条件的幼儿园,可以在小床与小床之间,用和墙面一样颜色的隔离板隔开;
隔离板使用完及时清洗消毒。
3、做好午睡小床的消毒工作
起床后用消毒液擦拭床围栏;
每日离园后紫外线消毒1小时以上;
每周对木床喷洒消毒。
三、疫情防控常态化下,教师如何在集体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教育支持和指导?
1、分组分批进行集体活动
2、减少集体活动时间,加强个别化指导
3、将集体活动的座位间隔开
4、可以多设计户外的集体活动
四、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户外活动如何组织?
1、调整运动项目
减少需要合作的运动项目、选择相对独立的运动,如拍球、跳绳等。
尽量不玩滑梯等容易引起交叉感染的大型玩具。
2、格外注意水杯放置,避免交叉感染
幼儿带去户外的水杯,保育老师一定要严格管理,注意水杯间距,做好户外活动前后水杯的清洗消毒工作。
园所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四项举措
1、加强教育宣传,紧绷防控之弦
积极利用园所公众号、电子屏、班级群、家长宣传栏、安全课等多渠道对家长和幼儿宣传科学防控知识和疫情动态,提高全员的防控意识,实现防控从自我做起。
2、狠抓细节,落实防控要求
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积极落实防控要求。如:
利用错峰入离园、错峰早操、错峰开展升旗仪式、轮流户外游戏等减少聚集;
加强安全排查消除安全隐患,提高消杀频次保证幼儿生活环境安全;
积极落实体检制度适时掌握幼儿健康状况;
严格督促家长在接送幼儿上下园途中佩戴口罩降低接触风险等,实现防控从细节做起。
3、“云”端共育,保障防控效果
积极利用科技手段,掌握幼儿家庭的健康状况,让防控工作严丝合缝,不留漏洞,如:
利用电话、微信、家园沟通平台等开展家园共育,每日及时掌握幼幼儿家庭成员的行动轨迹,了解幼儿在家的健康状况等。
4、开展心理疏导,全员“常态化”应对
积极开展心理教育课、安全课、心理讲座等,引导家长、老师、幼儿认识到疫情防控可能是一个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,在最终胜利的号角吹响之前,我们应该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,做好科学应对的准备, 既不过分恐慌也不掉以轻心,要一边积极防疫一边快乐生活和学习。
复学不易,下半年正式开启,不管是否会有惊喜,常态的工作和生活都会跟往年不太一样。
作为守护着稚嫩花朵的老师,在工作方式方法上,我们必须做出改变和适应,让我们共同坚持“安全警钟要长鸣,阻击疫情不松懈”的理念,努力把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落实落地落细,不仅为日常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保障,更为全园师幼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
祝愿2020下半场,生活皆明朗,未来皆可期。
*声明:本文来源网络,由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整理编辑,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招代孕妈妈看到的,谢谢!
|